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农家童养夫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2

分卷阅读232

    美儿出嫁,是在二十岁的时候。

迎娶她的人,还是夫妇俩极不喜欢的安恶魔。

可是,说不喜欢,却又不得不承认,能配的上,能安抚着美儿的人,也只能是他。

因为,是他获得了美儿的芳心。也是他,教美儿懂得了爱情的滋味。

小美儿打小就是性情冷漠的人儿。

一直以来都极安静。

且,又乖巧的让人心尖尖儿的疼。

除了家里的亲人,她就没有旁的朋友。

是安恶魔一点点地渗透,最后,让小美儿懂得了思念一个人的滋味,更懂得了,曾经,她一直被同好哥哥细心照顾着的好。

为此,她在十九岁好年,很平静地跟是这个当娘的说。

“娘,我想,还是嫁给他罢,想来想去,也就是他,较合女儿的心意,也顺眼。”

“就是顺眼么?”杨秋荷很欣慰的同时,又很心塞。

安恶魔啊,当年可是做了对不起他们家的恶魔小子。现在要迎娶她最宝贝的人儿。

这种滋味,比割rou还要让她难受。

“嗯,顺眼,打小,他就用衣服来隔绝我的特殊,让我也对他的气息熟悉起来。这些年,他一直独自守着我,三十多岁身边仍然没有一个女性,我觉得……还能看过眼的。”

看着小女儿难得一见的亮灿灿的眼睛,杨秋荷点头,转身去与马大山说了这事儿。

为了小女儿的出嫁,杨秋荷很是准备了一些嫁妆。

几老,更是把自己这些年收集来的宝贝,全都放到箱子里面。

成亲那天,三十里红妆,炫耀了整个安平城,更是连上京城的人也听说了这一盛事……

最小的女儿出嫁了,儿子们也早就成家立业,曾经热闹的一家子,如今又变成了冷清清的……杨秋荷失落地站在那儿,听着震耳的鞭炮声,内心很是难过。

儿女们都大了,而她,也开始老了。

抬手,看着还算光滑的手腕,内心庆幸,还好,皮肤不至于老的象是树皮呢。

正文第221章:逝去

“大妞,在我的眼里,你何时何地,都是最美的。哪怕,你皮肤起皱纹的时候,也是最美的。孩子们没了,但你还有我……”

手被另外一只大手握紧。

侧身,看着身边个眼里心里只有她的男人,杨秋荷开心地笑着偎依过去。

“嗯,不管怎么样,都有你。”

俩人十指相握,紧紧缠绕……

不远处,公孙初阳黯然看着这对相拥而立的夫妇,从那次警告马大山以后,他就被夫妇俩看似熟悉,但却由骨子里面疏远着的。而他,也默默遵从他们的意思,在远处看着她就好。

有的人,你得不到,但是,只要看着她幸福,其实,也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呢!想到这,公孙初阳释然地笑了,他这一生,就这样孤单一个人又何妨,曾经,心里有着最美的回忆,便足够……

马老三成亲是最晚的。

是以,孩子也就跟侄儿的孩子相差不多。

这一年,马老三的娃儿三周岁,也是时候回家去拜见老人。

据说,马母这些年的精神头儿越发的差了。

好多时候,只能躺在院里面休息,为此,马老三还是很担心的。

正好,这一次过年,他事业也理的差不多。

应该回去陪几个老的了。

“你还没见过咱家大嫂,她是个能容人的人,也是这世上最好的大嫂,你务必要尊重她。”

听着丈夫的嘱咐,小李氏内心略有些紧张。

但同时,对那位神秘的大嫂也很是好奇。

“三哥,你说大嫂,就是提出先有鸡还是蛋,有蛋还是鸡这个争论很大的问题的人么?”

“嗯,就是她呢。”

马三儿提到这些事儿,便轻轻地笑了。

人到中年的他,现在越发有男人味儿。

小李氏看着自己丈夫,再瞅瞅一边的娃子,脸上有了甜美的笑容。

希望,大嫂是个好的吧。

能提出那么厉害的问题的人,一定是个很狡黠的人。

“三哥,大嫂大哥多大岁数了呢?咱们这准备的礼物,会不会显得太年轻?”

一想到准备的礼物,小李氏又担忧了。

她早前只把大哥大嫂当成了只比他大不了太多的人,准备的礼物,也是一些较年轻化的。

现在想想,好象布料的颜色不一定合适啊。

“合适的,我嫂子这人,你瞅见了就知道了。她虽然说起来有三十八岁,但是真实的,呵呵……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小李氏想着隔壁的几位三四十的夫人们。

好象,有的华发早生。

有的,则满面皱纹。

更多的,则身体发福。

反正,几十岁的妇人,身材走形。

样貌走样的,真不要太多。

抱着这样的想法,小李氏也就规矩地照顾着孩子,照顾着自己家男人。

车,行驶在大道上。

小李氏才惊觉。

“咦,三哥,你说大嫂他们和爹娘是住在乡下的,可是,我怎么瞅着这路,很是宽阔啊?”

这道路,都可以并排走双车了呢。就这样的路,也就是官道上才能有这么宽。

一般的乡下,据她所知,有大地主的地方,也就是通一辆马车而已。

但是这儿,道路宽阔就罢了,这铺地的,还是一些方砖。

能用方砖铺地,不得不说,这地方的人还真是奢华的紧。就算是京城,也不过是方砖铺地。

“呵呵,这是大哥大嫂们说,要致富先修路,由我们家出钱请人,把道路给拓展成现在这样的。这条路,承载了这些年,咱村里的重要经济来源。我们村的人,现在好多人都造了新房,不少人更是养了好多养殖场,我们家总吃的一些罐头,还有旁的腌腊制品,都是从这村里出产的呢。”

这一听,小李氏掀直窗帘,有些好奇地打量着外面。

“我一直在寻思着,这些东西如此好吃,都是打哪运来的。不曾想,今天却来到了生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