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晨曦(NP)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

分卷阅读1

    晨曦

作者:周而复始

第1章

能到大城市上大学是陈素有生以来最大的理想,陈素也为此努力学习着。

从苏北乡镇小学毕生后,当家的陈mama毅然作出了当时在农村里妇女很少作的决定,让孩子们到县城里读初中。

下这样的决定在那时可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那可是很花钱的,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农家是很艰难的。但,陈mama下定了决心。

背着几十斤的粮食住十六个男生合住的宿舍,陈素在县城的第二中学一住就是初中高中六年,陈素上面有大一岁的哥哥陈浩和他同班,下面是小他倆岁的大弟陈凯低一年级。

陈素很少回家,三兄弟轮流回去拿过季的衣服和粮食,在初中高中的六年,他们就是在这十六个男生为一个宿舍中度过的,属于自己的空间也无非是那狭窄的上下床的一半.

陈素排行第二,不是头胎子也不是好撒娇的幺子,陈素懂事起就不起眼,和爽快仗义的陈浩及极好表现自我的陈凯相比只能用不起眼来形容,为人不起眼,个性不起眼,成绩不起眼,戴着深度的厚厚的眼镜成天埋在学习资料中,资质一般的陈素读书一向以勤补拙的。

陈家在本乡算是知名之家,尽管陈大妈只上过小学三年级,但是还算不上是文盲,为老实巴交的陈父生了三儿一女,在本乡中是养儿防老论典型支持者,后面的俩还是计划生育开展后多生的。

儿子多,头也抬的高,三儿子生下没多长日子就眼光独到的把靠路边的低矮的橱房外墙用石灰水粉了两大字----“小店”,在县城的批发市场进了酱油醋味廉价香烟的,一个月后扳着指头粗略地算了一下可是比种地要划算的多,在当时各家盖新楼的高潮中扒了土泥橱房,主屋没盖反而盖了高亮的商店铺子,还花大价钱从县城买了玻璃柜台,透亮的玻璃柜台内摆着新式的东西,很是亮眼呐.

第2章

陈爸爸是一心想盖水泥楼房的,心里不高兴却也不说,当家的从来不是他。不过几天,生意的红火让在晚灯下数着角角分分的的陈爸乐开了怀,睡着都能笑醒了。

因为有了这些钱,陈家相差没有几岁的三个儿子才都能得以在县城上六年的学,乡里外谁不知道陈家三个儿子是在县内念书的,都是要上大学的,每年过节放假时陈家内外都是乡里的年轻人,乡里多数读了初中就不念了,恋爱的早,早婚的就多,乡里女孩子十八九就介绍对象了,但没有人给陈家三个儿子介绍的,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家的三个儿子可是要到大城市念大学的,将来是要娶城里姑娘当媳妇留在城里当城市人的,无疑陈mama的腰杆子又挺的更直了。

第3章

接下去的一年,老大陈浩考上了南方省城的一个大专院校学财会专业,陈素考的不理想复读了一年和大弟陈凯再读了一次紧张的高三。第二年陈凯考上了苏州一所二类大学,乡里至此有了第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大学生,陈素复读了一年还只上的是专科院校,但因为那所学院是在国家的首都北京,所以也没有被陈凯抢去全部的锋芒,陈素自己也是非常满足的。

从拿到录取通知单开始痛痛快快地玩到开学来临。

背上时下最是时髦的牛仔包拎上崭新的大红的箱子踏上前程,因为生意的关系,陈mama很心疼每天的三十多块钱的进项就没去送,供三个儿子上大学在并不紧张的陈家而言也开始不宽裕了,不过陈mama的口号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仨个儿子出息的,陈爸爸下地干活闷声有力的很,虽在乡里,但谁家有三个儿子都是大学生呢?就是乡干部见面也要递根烟给他是吧,乡里族里有个婚丧嫁娶的也总少不了他们家,人家也沾着喜气,就今年一个暑假,乡里赶着好日子结婚的人家伴郎都是他家三个儿子的份,家里可是堆放了一抽屉的喜糖呢,陈爸爸心里高兴种地也就更是来劲。

陈素到了北京的那专科学校,虽说是在郊区离天安门意外的远却也是极是满意,可是比县城一中也大好多,那有年头的大树显示着学校的年份,知足是陈素的天性。

北京城比陈素想象地要大得多,单他们学院周围的区属就抵上他所在的县城了,北京人也比陈素想象的要土气,还不及他们县里的人打扮,都穿着布鞋的,而今陈素他们乡里的年轻人也没人穿布鞋的,多是革制的皮鞋,这次上北京大城市,陈mama特别给他们兄弟都买了时下流行时髦的白色的耐克鞋,一双就要九十块钱呢,齐刷刷的在乡里亮相时,乡里年轻人都吵着买上了。

第4章

第一个学期后新鲜感减了很多,长城故宫都去了,此外没去别的地方,门票动辄几十,陈素对鉴赏古董没多少的兴趣,陈素平生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能留在大城市里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做城里人吃公家饭拿铁饭碗了,陈素看水泥高楼的眼神远比看宫殿古刹要向往的多。

和以前读书时一样,个性沉闷的陈素在大学也没有什么朋友,和七个舍友处的还算是和气,陈素不是那种难以相处的人,只是不大方,这也和家境有关,靠务农和卖小百货供三个儿子上大学的父母有多辛苦陈素都知道,陈素没有大方的资本。

新鲜感最浓的第一学期结束回家过年,乡里的变化相当的大。

一条边的路上多了些更光鲜的小店,一起长大的同村年青人结婚拖子了,更多的人去了南方打工,回来都穿着西装系着领带,腰里别着时下最为时兴的BB机。说老实话,同乡同龄的怕是就陈家三兄弟还未工作的了。

陈素本来就少言寡语,也从来不是年青人的中心,和他们在一起没什么话说不到一块去,彼此都别扭,陈素早早就回房了,躺下后心里对两年半毕生后工作的事也有点暇想的。

寒假一向过的快,年一过元宵未到就是学生扎堆开学的时间段,陈素怕春运人太多就提前了几天回校。

提前回校果然是好,要转的汽车乘客少,大包的东西好放置,火车上的人也不多不少,哪里像回来时挤的连行李架上都爬上了人。

陈素到校最早,整个宿舍楼也只有几个人在,趁着开着太阳,晒晒被子收拾一下,吃着家里带来的咸菜烧rou就饭省上几天的伙食费,在罕见人少的学校浴室痛快的洗了一把澡换上干净的衣服里里外外一扫旅程的脏乱,整个人都舒畅了,心情也更是好。

那天的陈素带着青春年华的一切梦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迎着晚霞去逛街,沿着学校的围墙从后校门往前校门走,在一家临街开的小书店看了好半天的书被店主婉言赶了出来再在昏暗的路灯下往后校门回转,那边后校门已经关上了